减少灰霉病的病菌基数:及时摘除病果、病叶和枯枝,清理田间残留物并带出田外深埋。
变温通风:晴天上午稍晚放风,阴天及时通风排湿,保持棚内湿度适宜。
浇水:选择晴天上午浇暗水,小水量的措施。
防治灰霉病药剂:防治药剂包括嘧霉胺、腐霉利、乙霉威、异菌脲、福美双、菌核净、啶酰菌胺、氟唑菌胺,注意腐霉利、异菌脲、菌核净属于相同类别,避免抗药性产生。
一、怎么防治灰霉病
1、发病症状
(1)该病可危害茎、叶、花、果,但主要危害果实,一般以青果发病较重。
(2)叶片染病后,多从叶尖开始,病斑呈“V”字形向内扩展,为浅褐色,稍有深。
(3)浅相间的轮纹,边缘逐渐变为黄色,以后叶片干枯,表面产生灰色霉层。
2、防治措施
(1)减少灰霉病的病菌基数:灰霉病病菌是在土壤中、植物残存组织中栖息活动的,所以,及时摘除病果、病叶、枯枝烂叶及时带出田外深埋。
(2)变温通风:选在晴天上午稍晚放风,阴天也应及时打开通风口通风排湿。加强通风换气,降低棚内湿度。
(3)选择晴天上午采取浇暗水,小水的措施。
(4)灰霉病的主要防治药剂有:嘧霉胺、腐霉利、乙霉威、异菌脲、福美双、菌核净、啶酰菌胺、氟唑菌胺。
(5)注意:这里面腐霉利、异菌脲、菌核净的作用原理都是相同的,在使用时候要注意抗药性的产生。腐霉利、异菌脲、菌核净,同属于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,对菌核病效果也不错。
二、灰霉病的发生条件
1、灰霉病的病原菌在气温为18-25℃的高温条件下会进行大量的繁殖,如果温度特别低并且干燥则会影响孢子的形成。
2、灰霉病的病原菌还会在受害植株组织中进行越冬,产生分生孢子飞散传播,尤其在连续阴雨或多雾天气容易流行。
3、灰霉病的分生孢子在阴天和雨后次日的早晨比较多,晴天最少。栽植垄过低、植株基部老叶过多以及垄上积水、棚内通气不良,灰霉病的发病都会比较严重。
4、植株表面有积水也特别容易发病。空气湿度过高,或浇水后逢雨天或地势低洼积水等,都有助于此病的发生与蔓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