适应性强:牛的适应性较强,可以快速适应当地的生活环境,并且在全球广泛分布,主要分布于巴西、美国、中国等地区。
反刍:牛有反刍的特性,饱食后会停止进食,然后将胃中未消化食物反刍至嘴二次咀嚼。
素食动物:牛为素食动物,喜欢食用青草、牧草、红薯藤、等食物。
饲养管理:需要每隔一周用清水清洗牛的皮肤,防止寄生虫感染,环境温度过高时,还需要向牛舍喷水来降温。
一、牛有哪些习性
1、适应性强
牛具有适应性强的习性,它可以非常快的适应当地的环境,且牛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,主要分布在巴西、美国、中国等地方,但是牛最适宜生活在温度为15-25度的环境中,养殖牛时,需要在圈舍里安装可以调节温度的供暖设备。
2、反刍
牛具有反刍的特点,它吃饱后会停止进食,然后从胃里将未消化的食物反刍到嘴里进行第二次咀嚼,养殖牛时,需要在地势开阔且光照充足的地方搭建牛舍,并且要确保牛舍通风透气,以免牛感染疾病。
3、素食动物
牛是素食动物,它的食物范围较广,爱吃青草、牧草、红薯藤、水花生、玉米、小麦苗等,养殖牛时,需要每天饲喂两次,确保食物充足,而且要在饲料中加入食盐、鱼粉和骨粉等,增加牛的免疫能力。
4、饲养管理
饲养牛时,需要每隔一周使用清水清洗一次牛的皮肤,防止其被寄生虫感染,而且要在环境温度过高的时候,向牛舍里喷洒水分,降低环境的温度,并且要在天气良好时,将牛赶到圈舍外,让其进行运动。
二、牛有几个胃
牛有4个胃,分别为瘤胃、网胃、重瓣胃、皱胃。
1、瘤胃
(1)成年母牛的瘤胃容积可达151升,能存136千克内容物。瘤胃的主要作用就是暂时贮存饲料以及微生物发酵。
(2)暂时贮存饲料。牛采食时把大量饲料贮存在瘤胃内,休息时将大的饲料颗粒反刍入口腔内,慢慢嚼碎,嚼碎后的饲料迅速通过瘤胃,为再吃饲料提供空间。
(3)微生物发酵。饲料不断进入和流出瘤胃,唾液也非常稳定地进入瘤胃,调控酸碱度。微生物(细菌、真菌)和原虫根据饲料类型进行不同的发酵,发酵终产物被牛经瘤胃壁吸收利用。
2、网胃
(1)网胃位於瘤胃前部,实际上这两个胃并不完全分开,因此饲料颗粒可以自由地在两者之间移动。
(2)网胃内皮有蜂巢状组织,故俗称蜂巢胃。网胃的主要作用如同筛子,随著饲料吃进去的重物,如钉子和铁丝,都存在其中。
3、重瓣胃
重瓣胃是第三个胃,其内表面排列有组织状的皱褶。目前对重瓣胃的作用还不十分清楚,通常认为它的主要功能是吸收饲料内的水分和挤压磨碎饲料。
4、皱胃
牛的皱胃也叫做真胃。其功能与单胃动物的胃相同,分泌消化液,使食糜变湿。真胃的消化液内含有酶,能消化部分蛋白质,基本上不消化脂肪、纤维素或淀粉。饲料离开真胃时呈水状,然后到达小肠,进一步消化,未消化的物质经大肠排出体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