鹅不食草(石胡荽)属于菊科一年生爬行状草本植物,可入药。
鹅不食草株高8-20cm,茎较纤细,多分枝,基部匍匐,叶子较小,呈楔状倒披针形,叶缘具不规则疏齿。头状花序,单生于叶腋,边缘花为淡绿黄色,盘花为淡紫红色。
鹅不食草分布于中国东北、华北、华中、华东、华南等地,喜潮湿环境,常见于塘边、路旁和荒野湿地。
一、鹅不食草的简介
1、鹅不食草为菊科植物石胡荽的全草,是一年生爬行状绵软草本植物,又叫石胡荽、鸡肠草、地胡椒、球子草、猪屎草、散星草等,是一味功效非常好的中药材。
2、鹅不食草高8-20厘米左右,茎较纤细,多分枝,基部匍匐,无毛或略具细绵毛,叶子较小,叶片呈楔状倒披针形,长0.7-2厘米,宽0.3-0.5厘米,叶片边缘有不规则的疏齿。
3、分布于中国东北、华北、华中、华东、华南等地,朝鲜、日本、印度、马来西亚、大洋洲均有分布。喜生于潮湿环境,如塘边、路旁和荒野湿地。
二、鹅不食草的花朵特征
1、头状花序小,扁球形,直径约3毫米,单生于叶腋,无花序梗或极短;总苞半球形。
2、总苞片2层,椭圆状披针形,绿色,边缘透明膜质,外层较大。
3、边缘花雌性,多层,花冠细管状,长约0.2毫米,淡绿黄色,顶端2-3微裂。
4、盘花两性,花冠管状,长约0.5毫米,顶端4深裂,淡紫红色,下部有明显的狭管。
5、瘦果椭圆形,长约1毫米,具4棱,棱上有长毛,无冠状冠毛。花果期6-10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