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业防治:引起经过杀菌消毒的苗木,并将果园建在地势高燥,通风透光条件良好的地块,若湿度大,需开挖排水沟,加强排水。而在采收柑橘后,春梢萌芽前,将病枝叶带去果园焚烧,并在修剪后,喷施0.5-1波美度的石硫合剂1次。
化学防治:依据褐斑病发病规律,可在春梢期、落花期、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时,喷洒杀菌剂防治,可选择丙森锌、代森锰锌、氟啶胺、百菌清等种类。
一、柑橘褐斑病的防治方法
1、农业防治
(1)种植苗木在经过杀菌剂消毒处理后方可引进。
(2)果园建立在地势高燥,通风透光条件良好的地块为宜,同时对于湿度较大的果园,需要开挖排水沟加强排水。
(3)在柑橘采收后,春梢萌芽之前,剪除病枝病叶并将其带出果园,集中进行焚毁,减少果园内的病菌残留数,同时在修剪后喷施一次0.5-1波美度的石硫合剂。
(4)合理施肥,防止偏施氮肥。
2、化学防治
(1)根据褐斑病发病规律,在春梢期、落花期、幼果期以及果实膨大期时喷洒杀菌剂进行防治,全年一共喷施3-6次。具体喷施时间如下:3月中上旬至5月上旬,共喷2-3次。5月至7月上旬,连续喷施2-3次,每次喷施时间间隔为20天左右。8月时期,根据病情补喷1-2次。9月后,不再喷药。
(2)用于保护的药剂主要包含有丙森锌、代森锰锌、氟啶胺、百菌清以及铜制剂等,用于治疗的药剂主要有啶酰菌胺、吡唑醚菌酯、腐霉利、咪鲜胺、异菌脲、抑霉唑以及三唑类杀菌剂。
二、春季柑橘容易发生哪些病害
1、疮痂病
(1)发病症状
①柑橘疮痂病主要危害幼嫩组织,如嫩叶、新梢、花器和幼果,刚从幼芽抽出的嫩叶易受害。
②叶片受害,初期在叶面上出现油浸状蜡黄色小斑,随后斑点逐渐扩大,呈圆锥状隆起,其相对的另一面凹陷。
③发病严重时,许多病斑连成一片,导致叶片扭曲畸形。新梢受害后,生长不良,成为纤弱枝。
④幼果染病后呈茶褐色腐烂而导致落果;中后期果实染病后,则发育不良,成为果形小、皮厚汁少且成多疔状突起的“癞皮果”,酸味大,商品价值下降。
(2)防治方法
①防治时应抓住两个关键时期喷药保护柑橘新梢和幼果。
②一是春芽萌动、芽长不超过一厘米时施第一次药;二是花落三分之二时,施第二次药。如遇阴雨天气,施药效果不佳,还要在5月上旬幼果期再喷药一次。
③药剂选择:苯醚甲环唑、戊唑醇+代森锰锌、噻菌铜等。
2、溃疡病
(1)发病症状
①是一种细菌性病害,以风雨和昆虫为主要传染媒介,病菌从伤口或气孔侵入,对叶片、果实和枝梢造成为害。
②受害叶片初期出现黄色小点,后成近圆形病斑,病斑穿透叶片两面。
③病斑表面木栓化,粗糙,灰褐色,病斑中央有放射状裂口,边缘呈水渍状或油渍状,周围有黄色或黄绿色的晕环,病斑后期中央凹成火山口状。
④枝梢上的病斑与叶片上的相似,但周围无黄色晕圈。
⑤果实的病斑表面木栓化程度更高,坚硬粗糙。
(2)防治方式
①重预防,勤打药,做好抹梢控梢工作,统一放梢。结果树可在落花后10天、30天、50天各喷一次药;幼树、苗木在各次梢萌发后20-30天各喷一次药。
②药剂选择:铜制剂类、叶枯唑、噻唑锌、代森锰锌、吡唑醚菌酯等,注意轮换、复配使用。但要防止铜制剂+铜制剂,以免叠加药害的发生。
3、炭疽病
(1)发病症状
①主要危害柑橘叶片,其次是果实及枝梢,亦危害大枝、花和果梗。
②急性型:多从叶尖开始,初呈淡青色至暗褐色水渍状病斑,病斑迅速扩大,在天气潮湿时,病部长出朱红色黏性小点,病叶非常快脱落。
③慢性型:多从叶缘或尖开始,病斑呈半圆形或不规则形,中间灰褐色,边缘褐色或深褐色。天气干燥时,病斑呈灰白色,上生褐色小点。
(2)防治方式
①嫩梢期喷药保护兼防疮痂病。着重在幼果期,每隔15天左右喷药一次,连续3-4次。
②喷药时务必周到均匀,特别是要喷布果梗、结果枝及结果母枝,以喷湿枝叶不滴水为标准。药剂选择:苯醚甲环唑、咪鲜胺、丙森锌等。
4、褐斑病
(1)发病症状
①主要为害柑橘幼嫩组织,以嫩芽、嫩叶、花蕾和幼果受害严重,且易于急性炭疽病混淆。
②幼嫩叶片一旦感染该病菌,病斑不断扩大,先是侧脉,再是主脉变成褐色,形成类似细尾状的病斑。在成熟的叶片上,病斑周围会形成一个黄色的晕圈。
③新梢发病形成褐色不定形凹陷的小点,小点可愈合成大的斑块,当斑块扩大,环绕枝梢1周时,病斑以上新梢变褐枯死。
④幼果在花瓣刚脱落时即可受害,果实病斑呈细小的黑褐色凹陷斑点,发病初期病斑中央出现褐色针头状的小点,随后发展大斑。
(2)防治方法
①适当修剪,合理水肥,及时喷布药剂保护。在春梢3-5cm、谢花期、幼果期和雨天前后,间隔10天左右喷药。
②药剂选择:铜制剂类、丙森锌、吡唑醚菌酯等,注意使用内吸传导性的,特别是发病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