辣椒的常见病害有疫病、枯黄萎病、青枯立枯病、根腐病、炭疽病、叶斑病等。
辣椒疫病:幼苗发病,茎基部缢缩,变成暗褐色,呈水浸状,最终枯死。叶片发病,叶片上产生病斑,颜色多为灰褐色,之后会腐烂并掉落。茎部发病,病部产生暗绿色病斑,呈水浸状,之后会变成不规则形,颜色也变成黑褐色,病部会缢缩下凹,病部上端的枝叶会枯死。
辣椒枯黄萎病:叶片发病,会慢慢发黄并掉落。
一、的常见病害
1、辣椒疫病
(1)该病是一种土传病害,在辣椒苗期和成株期都可以发病。
(2)幼苗发病:茎基部呈暗褐色缢缩,水浸状,导致幼苗折倒和湿腐,然后枯萎死亡。
(3)叶发病:叶片上会出现灰褐色边缘不明显的病斑,病叶会非常快软腐脱落。
(4)茎部发病:主要在茎基部和分叉处发病,初期会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病斑,后期会扩大为不规则形黑褐色斑,病部凹陷、鎰缩,染病的上端枝叶会由下向上枯菱死亡。
(5)果实发病:发病初期果蒂部有开水烫状、暗绿、边缘不明显病斑,导致整个果实出现腐烂,逐渐失水变成黑褐色僵果。
(6)根系发病:发病初期会出现褐色湿润状病斑,导致上部茎叶萎蔫死亡,潮湿时,病斑表面会长白色霉状物。
2、辣椒枯黄萎病
(1)叶片发病:自下而上逐渐变黄,大量脱落。
(2)茎发病:地面接触处的茎基部皮层会出现水浸状腐烂,地上部茎叶开始迅速凋萎,有时病情只会在茎的一侧发展,形成条状坏死区,后期就会全株枯死,从茎基部纵剖可以看到维管束变为褐色。
(3)根发病:根系呈水浸状软腐,皮层很容易剥落,湿度大时,病部会产生白色或蓝绿色的霉状物。
3、辣椒青枯立枯病
(1)病苗茎基部会产生褐色病斑,有同心轮纹,病部鎰缩。
(2)当苗稍大时,白天会出现菱蔫,夜间恢复,当病斑绕茎1周后幼苗就会开始直立凋枯死亡,湿度大时,可见到淡褐色蛛丝状霉。
4、辣椒根腐病
(1)辣椒根腐病经常发生在植株定植后,病部仅局限于根部和茎基部,导致植株发育不良,矮小。
(2)病株茎基部及根部皮层会变为褐色至深褐色、湿腐状,手触病根皮层可以脱落或剥离露出暗色木质部。
(3)中后期病株白天会出现菱蔫,傍晚至次日清晨就可以恢复,反复十几天后植株就会枯死,湿度大时,病部可以看到略带粉红的白色菌丝。
5、辣椒炭疽病
(1)叶片发病:初期为水渍状褪绿斑点,后期呈边缘褐色,中央为灰白圆形病斑,有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粒点。
(2)果实发病;发病初期病斑呈圆形、褐色、水渍状,后期会扩大、凹陷,有不规则形隆起、轮纹状排列的黑色或橙红色小粒点。湿度大时,边缘会有湿润状变色圈,干燥时病斑会干缩呈膜状,易破裂。
6、辣椒叶斑病
(1)辣椒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,叶片发病初期会出现黄绿色不规则水浸状小斑点,后期扩大为褐色至铁锈色、不规则、膜质病斑。
(2)病斑的扩展速度非常快,交界处很明显,但不隆起,严重时植株大部分叶片就会出现脱落。
二、怎么防治辣椒花叶病毒病
1、病害症状
(1)辣椒感染花叶病毒后主要有三种症状表现,一种是花叶型,最常见的症状,还有就是丛簇型、条斑型。
(2)但是田间发病主要表现是叶片斑驳,浓绿相间,有的颜色深,有的颜色浅,叶片颜色不均,新长出的叶片容易皱缩,整个生长缓慢, 甚至停止生长,植株矮化,而且结果也会减少。
2、病毒传播
(1)病毒病在高温干燥情况下发病,在秋季延迟或是初夏结果时容易发病,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伤口,病毒非常难突破正常细胞壁去侵害植株。
(2)当然昆虫啃食,吸食也是主要的传播方式。有时田间操作造成叶片接触摩擦也会感染。
(3)不同的品种抗病能力不一样,主要靠粉虱类、蚜虫来传播病毒。高温干旱是主要的病发诱因。
3、预防措施
(1)选择比较抗病的品种,比如湘椒一号,还有就是在自己培育时,采种要从健康母株上采取。
(2)育苗要使用消灭病毒的药剂来浸种20多分钟,然后要对土壤、育苗盘也要消毒,培育无毒苗。
(3)随时杀死路边杂草,防止病毒感染。要注意浇水保湿,避免出现缺水干旱。
(4)与粮食作物轮作,减少病毒。
4、治疗方式
(1)首先要防治蚜虫,粉虱,消灭病毒传染媒介,田间一旦发生虫害,可以及时使用,3%啶虫脒乳油2000倍液或是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洒。
(2)田间初发病毒病,要使用翠杰50g兑水15公斤喷雾,一周1次。使用植病灵等加硫酸锌加氨基酸叶面肥加吡虫啉喷雾,五天一次,连续3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