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强栽培管理:合理修剪,雨季及时排水,加强病虫害防治,增施有机肥、适当增施磷、钾、钙肥。
清除果园菌源:休眠期时进行清园,刮除流胶硬块以及腐烂部位,发芽前喷施石硫合剂,并将枯枝落叶清理赶紧干净。
刷白树干:冬季时对树干进行涂白,干旱时及时浇水,采果后应及时施肥并修剪。
病树防治:每年4-5月份刮除病变部分,刮除处需先裸露三天,然后再涂抹波尔多液。
一、怎么防治柑橘砂皮病
1、发生规律
(1)因为该病发生流行与气温、降水、湿度、害虫及品种等多种因子有关。
(2)开春春梢萌发生长时,就开始危害新梢;谢花后,4月中旬到5月上旬(梅雨季节)就开始危害幼果。
(3)5月中旬到6月中旬主要是危害夏梢和果实,多以危害果实为主;7~8月叶片、枝梢、果实均会危害;9月份主要是危害秋梢和果实。发生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。
2、发生原因
(1)管理粗放
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差,未及时处理、剪口伤、灼伤、虫伤等伤口,易发病。
(2)施肥不当
偏施氮肥,土壤通透性差,易发病。有的农户全年只施一次壮果肥,导致树体养分储备不足,树势下降,引起发病。
(3)排水不良
排水不良的橘园,易发生湿害,引起树势衰退,树体抵抗力下降,易发病。
(4)药剂选择不对
果农在防治树脂病时选药不准,喷药不及时,贻误防治时机。
3、防治方式
(1)加强栽培管理
①进行合理的修剪,确保树势的稳定,协调好结果和生长之间的关系。
②对土壤过于黏重的柑橘园,每逢雨季应当及时做好排水工作,可每亩撒上200千克左右的石灰,以适当改良土壤。
③及时进行病虫防治,防止出现机械伤口和病虫伤口。
④增施有机肥、生物有机肥,适量增施磷、钾、钙肥,控制氮肥。
(2)清除果园菌源
在果园休眠期进行清园,刮除流胶硬块及下部的腐烂皮层和木质层,集中起来深埋或者烧毁。果树发芽前,喷石硫合剂,果园中的枯枝,落叶集中到果园外烧毁,减少病原。
(3)刷白树干
①冬季对柑橘的树干进行涂白处理,不仅可以有效的避免柑橘树遭受冻害,而且还可以消灭在树干上越冬的病菌及害虫。
②刷白剂的配方:食盐0.4千克、生石灰1.3千克、硫磺粉1.3千克,并加水30千克,进行均匀的搅拌,使其变成粘糊状即可进行刷白处理。
③干旱时,应及时对柑橘树进行浇水,采果后应当及时进行施肥,并对树枝进行科学合理的修剪,以保证柑橘园通风透气、透光,可有效的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几率。
(4)病树防治
每年的4至5月份,应重视对病株的检查,并对病变部分进行刮除处理,注意刮除交界处的黄褐色病带部分。此外,对于刮除处需先裸露三天,然后再使用波尔多液进行涂抹。
二、柑橘炭疽病怎么防治
1、发病症状
(1)柑桔炭疽病俗称爆皮病,是属于弱寄生性病害。该病原在9-37℃的温度范围都可以繁殖,但特别喜欢生长在高温多湿的环境。
(2)病害未在枝梢、叶片出现前,其病原非常可能已在植株器官中潜伏。当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,如:果园荫蔽、通风透光程度差、树势衰弱、偏施氮肥、植株虫害或机械受伤害较严重等情况下,该病害即表现且危害程度高,防治的难度也大。
(3)柑橘炭疽病主要危害着叶片、枝梢、果实及大枝、主干、花或梗。通常发生在叶缘或是叶端,病斑浅灰色,边缘褐色,呈不规则形或近圆形,直径0.2-1.4cm,湿度大时,现朱红色小液点,具黏性。
(4)天气干燥时病部灰白色,具同心轮纹状小黑点,即病菌分生孢子盘。
2、防治方法
(1)增施有机肥和钾肥,按成年树计算,全年每株应施土杂肥,绿肥200-400斤,饼肥6-10斤,于5-6月,8-9月间进行深施。
(2)同时全年每株施尿素2-3斤,氯化钾0.5-1斤,磷肥1-2斤,根据柑桔长势分期施用,特别应注意确保秋梢,于9-10月果实膨大期,和采果前后施肥。
(3)全年松土3-5次,秋冬旱季灌水1-2次,做好防旱保湿工作。
(4)秋梢萌发前15-20天,短截修剪树冠中、上部外围无果的衰弱枝,以局部更新枝序来促吐健壮秋梢,从而改善果园及枝冠的通风透光条件。
(5)在春梢、夏梢、秋梢嫩叶期、幼果期和果实成长期(8月下旬至9月中、上旬),每隔15-20天喷一次药,共喷2-3次。各地可根据本地区历年发病的实际情况,确定喷药时间与次数。
(6)如幼果发病严重的地区,应加重幼果期喷药次数,“枯蒂”发生严重的地区,则着重在“枯蒂”发生始期前开始喷药。
(7)药剂可选用1﹕100比例的0.3度波美石硫合剂,32.5%苯甲嘧菌酯800-1000倍液,或32.5%苯甲嘧菌酯600-800倍液,喷药时务必周到均匀,特别要喷布果梗,结果枝及结果母枝,以喷湿枝叶不滴水为标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