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、促进三产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。
2、现代农业园区不断拓宽园区建设的范围,打破形式上单一的工厂化、大棚种植模式。
3、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可以有效促进农产品增值,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,促进农民增收,同时还可以突出体现农业科技的作用。
一、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有什么意义
1、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、促进三产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,而且中央一号文件还提出建设生产加工加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,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一定要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。农业部和财政部建立有助于推进协调机制,成立以农业部部长和财政部部长为组长的工作小组,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。
2、现代农业园区是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点,同时以科技开发、示范、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,从而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。现代农业园区不断拓宽园区建设的范围,打破形式上单一的工厂化、大棚种植模式,把围绕农业科技在不同生产主体间能发挥作用的各种形式,以及围绕主导产业、优势区域促进农民增收的各种类型都包含在园区建设范围。
3、现代农业园区在模式上主要以“利益共享、风险共担”为原则,以产品、技术和服务为纽带,然后利用自身优势、有选择的介入农业生产、加工、流通和销售环节。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农产品增值,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,促进农民增收。同时还可以突出体现农业科技的作用,形成新品种新技术引进、标准化生产、农产品加工、营销、物流等各种形式的示范园网络。
二、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
1、生产率高
(1)具备较高的综合生产率,包含较高的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。
(2)农业成为一个有较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,这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标志。
2、农业成为可持续发展产业
(1)农业发展本身是可持续的,而且具有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。
(2)广泛采用生态农业、有机农业、绿色农业等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,实现淡水、土地等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,达到区域生态的良性循环,农业本身成为一个良好的可循环的生态系统。
3、农业成为高度商业化的产业
(1)农业主要为市场而生产,具有非常高的商品率,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。
(2)商业化是以市场体系为基础的,现代农业要求建立很完善的市场体系,包含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。离开了发达的市场体系,就不能能有真正的现代农业。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,农产品商品率通常都在90%以上,有的产业商品率可达到100%。
4、实现农业生产物质条件的现代化
以比较完善的生产条件,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的物质装备为基础,集约化、高效率地使用各种现代生产投入要素,包含水、电力、农膜、肥料、农药、良种、农业机械等物质投入和农业劳动力投入,从而达到提高农业生产率的目的。
5、实现农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
(1)广泛采用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、生物技术和生产模式,改善农产品的品质、降低生产成本,以适应市场对农产品需求优质化、多样化、标准化的发展趋势。
(2)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, 实质上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,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。
6、实现管理方法的现代化
(1)广泛采用先进的经营方式,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,从农业生产的产前、产中、产后形成比较完整的紧密联系、有机衔接的产业链条,具有非常高的组织化程度。
(2)有相对稳定,高效的农产品销售和加工转化渠道,有高效率的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的组织体系,有高效率的现代农业管理体系。
7、实现农民素质的现代化
具有较高素质的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劳动力,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提条件,也是现代农业的突出特征。
8、实现生产的规模化、专业化、区域化
通过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、专业化、区域化,降低公共成本和外部成本,提高农业的效益和竞争力。
9、建立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
建立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,包含法律体系和政策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