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宝典

三农学堂

竹荪是如何长出来的,萌发时会形成菌丝

作者:田间兰发布时间:2024-11-11 09:55:03

1、竹荪的孢子萌发时会形成菌丝,等到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后,菌丝体形成菌索且前端则膨大成纽结状原基。当环境条件适宜时,原基即可形成菌蕾,外观似鸡蛋。

2、等到晴天早晨时,菌蕾顶端的凸起部分裂开,菌盖露出、菌柄延伸、菌裙逐渐由盖内向下展开。

竹荪是如何长出来的,萌发时会形成菌丝

一、竹荪是如何长出来的

1、竹荪的基部菌索和竹鞭、枯死的竹根连在一起,孢子萌发时会形成菌丝,菌丝可将腐竹类的有机物转化成养分,当它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后,菌丝体会形成菌索,前端则膨大成纽结状原基,当条件适宜时原基经过30天左右便可形成菌蕾,看起来和鸡蛋较相似。

竹荪是如何长出来的,萌发时会形成菌丝

2、菌蕾顶端的凸起部分会在晴天早晨裂开,先露出菌盖,菌柄相继延伸(到了中午会长到一定高度),菌裙则逐渐由盖内向下展开(空气相对湿度为95%时可正常生长,温度、湿度较低时没有办法展开),到了下午4-5点左右菌盖上的担孢子便可成熟,并开始自溶滴向地面,整个子实体也会萎缩倒下。

竹荪是如何长出来的,萌发时会形成菌丝

二、种植竹荪怎么管理

1、水分管理是栽培成败的关键。菌丝体生长阶段土壤湿度应保持65~70%,湿度过大过小都不利。若土壤过干,可喷细水,但不可使泥土上积水。

2、各生长阶段的管理。菌蕾生长阶段,温度最好控制在20~23℃,空气相对湿度在70~75%;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90~95%,可每天喷水3~4次;每天开窗通气1~2次,每次30分钟。

竹荪是如何长出来的,萌发时会形成菌丝

3、室外床畦栽培的管理。严防人、畜践踏。在发菌过程中,平时不要挖开检查,以免弄断菌丝。

4、及时补土。若埋的段木露出土表,应及时补土覆盖。

声明: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,农宝典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,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农宝典网立场,内容旨在传播知识,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。
相关推荐
龙眼常见的病虫害与防治方法,常见的有荔枝蝽、斑藻病等
龙眼常见病虫害有斑藻病、灰色叶枯病、酸腐病、星天牛、荔枝蝽等。斑藻病:及时对龙眼树进行修剪,合理施肥,同时喷施波尔多液进行防治。灰色叶枯病:...
如何判断螃蟹的死活,可以闻气温、看眼睛等
闻气味:螃蟹身上带有腥味,但死亡后会散发出臭味,原因是它的身体已经开始分解。看眼睛:观察或触碰螃蟹的眼柄,未死亡的螃蟹可灵活转动眼睛,没有反...
常见的腊制品有哪些,常见的有腊肉、腊鱼、腊鸭等
市面上常见的腊制品以肉类居多,种类也颇为丰富,常见的有腊肉、腊鱼、腊牛肉、腊羊肉、腊排骨等等。古往今来,熏制的腊肉都很受人们欢迎,不仅因其味...